人生如戲,全靠演技:整站優化分享朋友圈鄙視鏈,到底誰被鄙視了。
距離微信朋友圈開通已經5年,朋友圈從純粹的熟人圈子,變成了“半熟”的圈子。對于大部分人來說,朋友圈早已不等于“朋友”圈,發的照片也越來越有講究:許多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風格,還有自己發票圈的原則。朋友圈就像“劇場”,每個人都在表演。而根據表演內容的不同,又形成了一套“朋友圈鄙視鏈”。
大魚吃小魚的鄙視鏈
一般來說,鄙視鏈大致可以這樣劃分:一天10條刷屏的微商代購黨<頻繁轉發養生文、謠言、雞湯等文章黨<<頻繁的日常、純文字朋友圈的碎嘴黨<配圖全是自拍的自拍黨<旅游黨≈行業文章分享黨<幾乎不發朋友圈的。其中的等級是模糊的,地位也依據內容而改變。比如國內旅游不如國外旅游的,跟團的不如自駕的,東南亞的不如歐洲的……行業文章要是分享過多、分享得不好,極易被認為是裝X;默默刷朋友圈的潛水群眾要是不時不時冒個泡,大家還以為人間蒸發或者號被盜了。
以上朋友圈鄙視鏈,在每個人心里的分級又有所不同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在許多人的心目中,這個鄙視鏈存在,而且每次“閱覽”朋友圈和發朋友圈時,都在默默地根據心目中的這個原則進行判斷。但是,為什么是這樣的一個鄙視鏈?誰定的鄙視鏈?那些處在鄙視鏈底端的人又怎么想呢?
人生如戲,全靠演技:
戈夫曼在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》里將人的社會生活比做戲劇,當人們需要扮演某種制度化的社會角色時,人們的行為是“前臺化”的,就好比在舞臺中進行表演,而“后臺”是人們能夠表現自我的地方,通常與前臺相隔絕。
微信朋友圈使用之初,相信大部分人把它當做“后臺”的領域,因為彼時的朋友圈很窄,朋友圈就是朋友的圈子,哪怕朋友發的是雞湯,是碎碎念,是并不好看的自拍,但因為“朋友”的屬性,我們通常更加包容,同時我們也樂意分享我們”后臺“的想法、形象、生活。
而5年過去,微信的用戶不斷增長,微信通信錄里多了八百年不見的老同學,不記得名字的同事,素未謀面的”朋友的朋友“,甚至還有快遞小哥;這些”半熟“社會關系的存在,使得微信朋友圈從分享生活,往分享他人喜聞樂見的生活轉變,從“后臺”放松的狀態,逐漸走向“前臺”的表演。
既然是“表演”,表演就會分出高低,由此有了一個個微妙的分級;而那些沒有深諳表演道理的人,比如剛開始用微信、頻繁轉發雞湯的爺爺奶奶們,那些在普通朋友前事無巨細寫日記的人,總是要被“鄙視”的對象。我們喜歡看的是有趣的段子,牛X的經歷,美麗的風景,或者偶爾出現的美女。
但是“我們”是誰,憑什么是這樣的鄙視鏈?
屬于“互聯網原住民”的鄙視鏈
爸爸媽媽們轉發雞湯文,養生文,你跟他們解釋、讓他們不要再發,他們不會理你,因為他們不覺得有問題。除了發自內心認同他們轉發的內容,他們也不認為,這會讓他們處于年輕人所謂的鄙視鏈的底端。
說到底,互聯網中,掌握話語權的主體還是年輕人,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。如果說在PC時代,中老年群體還與互聯網世界保持著一定的距離,那么手機和微信在中老年群體中的普及,直接將年輕人和中老年的距離拉近了。年輕人突然能在朋友圈里很清晰地看到,父母的世界和自己的差距。傳統的長輩傳授晚輩知識的方式,已經變成晚輩教長輩“做人”,于是,互聯網的“新居民”,成了被調侃的對象。
至于三線以下城市的年輕人,我們的印象總是他們看快手,直播喊麥,留著非主流發型,在朋友圈做著或真或假的微商代購,相信一些奇奇怪怪的謠言知識;而他們又是互聯網上被所謂的“主流”嘲笑的對象。那些小城市或是城市邊緣人群,他們的互聯網世界和“主流”互聯網居民是那么不同,這種不同同樣也被邊緣化了?,F在的年輕人流行“喪”,同時又流行中產階級生活方式,一邊覺得知乎“裝”,一邊又想在朋友圈展現一下自己的“牛X”。于是,賣產品的,轉發陰謀論的,拉票的,它們被認為是沒有“營養”的內容,總是首先被“鄙視”的。
不過,鄙視有時候是相互的。要是發陽春白雪的內容,自己卻或是旅游沒拍好照片,難免會被酸,所謂的“裝逼“可恥。發在朋友圈里的東西,不夠喜聞樂見,會被群眾以“點贊少”的“酷刑”對待。
不發朋友圈是最高境界?
不發朋友圈,有一個隱含的意思,那就是“我很忙”,忙得沒時間刷朋友圈,也沒時間發朋友圈。偶爾一條,或是陽春白雪,或是喜聞樂見的內容。他們雖然不怎么發朋友圈,但是間接告訴人們,自己在忙著干正事兒。
另外,他們不懼怕在社交媒體中的“消失”,說明有足夠的社交定力。國外的研究發現,社交媒體平臺存在“害怕消失”(fear of missing out)的現象,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在一個月內總要發那么幾條朋友圈,而且總要發一個“牛逼”的。他們的形象,總是高冷的。這條尤其適用那些本身就牛的人,無所事事的人容易“翻車”。其實,這跟現實中的鄙視鏈一樣,那些階層高的,很容易就站在鄙視鏈頂端。
實際上,朋友圈的鄙視鏈與現實的鄙視鏈高度重合。而現實中,鄙視鏈無非就與階層和金錢掛鉤,只不過,朋友圈給了一個修飾的機會,我們可以修飾自己的容貌,修飾自己的階層和自己的生活。
而現在,許多人已建起了分組,還有人僅允許朋友看3天的朋友圈。不想讓太多人看到一個真實的、連續的自己,大概是社交媒體最貼心的設置了。
來源:北大新媒體原創